查看原文
其他

决战太原之三:当年鏖战血未干——炮火中幸存的战争遗迹

2015-04-03 张珉 太原道

决战太原之三:当年鏖战血未干——炮火中幸存的战争遗迹

1949年4月24日,经过六个多月的鏖战,解放战争史上历时最长、战斗最激烈、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终于散尽硝烟。六十多年过去了,岁月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抹不尽历史的记忆,一些经历和见证过当年烽火的战争遗迹依旧残存,它们或散落于闹市,或寂寥于荒野,每当徘徊于此,感怀于物是人非,血仍未干,不由得独怆然而涕下。

五千顽碉我为王——牛驼寨庙碉

太原曾是全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,在环绕全城的五千多座碉堡中,牛驼寨要塞的庙碉堪称“碉王”,独特的造型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,睥睨群雄的傲然更增加了它的王者之气,新影拍摄《决战太原》,日本拍摄《蚂蚁部队》,都曾来这里取景。

庙碉,因为构建于老爷庙基础之上而得名,坡型碉顶是它的标志。从荒草丛生的豁口进入庙碉,昏暗而阴森,射口钻入的光线映照在内壁上,赫然可见后人留下的一行大字:“国军伤亡两万人,共军伤亡一万五千人”,瞬间将思绪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。

当年,历时近一个月的牛驼寨争夺战成为太原战役的“凡尔登绞肉机”,其惨烈程度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都属罕见,解放军以五个旅的车轮大战,用2000斤炸药炸开庙碉,在尸山血海之中降伏了“碉王”。






牛驼寨庙碉


雪耻兵团羞奋斗——罕山要塞

东山是太原的天然屏障,其主峰名曰罕山。罕山要塞负责太原东线安全,驻守此地的雪耻奋斗团主要由被俘后遣返的官兵组成,阎锡山希望他们能够洗雪被俘的耻辱。

罕山现在已是太原实验林场的一部分,307国道从山腰穿过,十余座梅花碉、人字碉的残骸隐藏松林与灌木丛中。当年,解放军从东山中部穿插,切断了孟家井通往太原的公路,雪耻奋斗团主力从山间小道逃回太原,留在罕山的残部放弃抵抗再次做了俘虏。

罕山要塞唯一保存完整的碉堡坐落在张家河村的307国道边,黑洞洞的射口仍然使人不寒而栗。如今,专事杀戮的战争机器变身为烹饪美食的碉堡饭店,这种身份的置换与反差令人感慨。



罕山要塞残碉




罕山要塞残碉




罕山主峰下扼守通往寿阳公路的张家河大碉



歧路空余阋墙恨——黑驼大方碉

1948年冬天,在经历了极其残酷的东山争夺战之后,城里城外的人都已精疲力竭,战争转入围困阶段。

五十多年后,解放军老兵李雄飞回忆起东山黑驼大方碉来,往事依旧历历在目。当年,在相距不足百米的前沿阵地上,双方官兵在舌战之余,时常攀老乡、拉家常,甚至还达成了互不开枪的默契。1949年元旦,李雄飞和战友携带香烟、饺子钻出掩体走到双方阵地中间,几名阎军官兵来到他们面前,同根同族的兄弟终于放下武器面对面的坐了下来。当政治家们的智慧和能力不足和平解决纷争时,注定将演化为民族的悲剧,大方碉外的这段插曲,成为残存的一丝温暖。

黑驼村的西侧,大方碉依旧雄踞山巅,睥睨四野。四四方方的形制,夯土构建的堡墙,环绕全城的壕沟,单就外形而言,把它称为大方堡似乎更确切一些。由于战争破坏程度较小,又人迹罕至,大方碉是现存规模最大、保持原貌最好的阎军要塞。



黑驼大方碉




大方碉外围的壕沟



飞虎怎奈千军困——太钢飞机库

在长达九个月的围城时期,空运成为城内进行补给的唯一手段,蒋介石要求每天向太原空运70架次200吨物资,陈纳德民航空运队担负了太原空运一半的任务。

做为抗战时期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“飞虎队”的指挥官,陈纳德素有飞虎将军之称,1948年6月,他曾亲赴太原与阎锡山商谈合作问题,从此后以,陈纳德的肖像摆上了阎锡山的办公桌。

当年太原的几个简易机场都已不复存在,坐落于太钢厂区的阎军飞机库却保留了下来,除了一号库因为工程需要而被拆除外,其余四座机库成为太钢设备采购部的仓库,只是那座钢筋混凝土碉堡似乎还在提醒过往的人们,不要忘记它所经历的枪林弹雨。





太钢原飞机库



保卫机库的梅花碉



征人已去故宅空——王靖国故居

1949年1月,内外交困的蒋介石黯然下野,从此空运数量锐减,阎军补给日益窘困,愤怒的伤兵们游行抗议,进而冲击打砸了阎军高级将领王靖国的公馆。

王靖国是阎锡山最信任的亲信,时任第10兵团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。王公馆位于西华门街6号,王靖国购买后进行了扩建,使之成为一个由若干独立四合院组成的庞大民居建筑群,堪称近代太原最奢华的官宅之一。

站在王公馆举目四顾,虽然历经了百年风雨,昔日的显赫门庭布局依旧,风格依旧,但却物是人非,恍如隔世。当年,蒋介石、宋美龄曾在这里拜见王靖国的母亲,愤怒的伤兵曾在这里发泻着愤懑,王靖国的女儿曾在这里向父亲提出最后的劝谏,如今,旧日的浮华和喧嚣都已随着硝烟佚散无踪,一切归于沉寂,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。






王靖国故居



孤城犹拥并山河——太原城墙西北角

太原府城墙,扩建于明代,有如一条苍龙盘垣护卫着古城,解放战争时期,阎锡山又将它改建成了环城防御工事。

走进龙潭公园一个僻静的院落,几间低矮的平房背后,隐藏着太原城墙西北角羸老的躯体,披坚执锐的往昔已被雨打风吹去,城墙的包砖成片脱落,一些地方甚至已经裸露出夯土,但是,班驳的青砖和密集的机枪射口依然显示着它的冷酷与威严。

1949年4月24日清晨,尖锐的呼啸声响起,在1300门大炮的轰击下,苍龙就缚,遍体鳞伤。从1951年开始,破损的太原城墙被逐段拆除,唯有小北门和西北角有幸逃过劫难。如今,太原府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构想已经提出,太原城墙西北角有望原貌保护,同时成为一处为数不多的现代战争遗址公园。







太原旧城墙西北城角



妹虽女流亦完人——梅山钟楼

梅山钟楼,是太原的一处地标性景观,它的前生是清末张之洞抚晋时的煤山,后来阎锡山将其改建为进山钟楼。

1949年3月29日,阎锡山飞赴南京商讨和谈事宜,常年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五妹子阎慧卿却留了下来。4月24日,解放军发起总攻,阎慧卿在进山钟楼避弹室服毒自尽,在她的绝命电中,充满了一个平凡女子卷入战争的悲怆与绝望。

阎锡山后来宣称包括阎慧卿在内,太原五百完人自杀殉城,是“戡乱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”。这个数字显然极为夸大,但只有46人自杀的说法也很不严谨和准确,其实,五百也罢,四十六也罢,在这个故事里都已经褪化为没有太大意义的数字,不论数字的大小与否,都无法改变鲜血背后的惨烈与唏嘘,因为,死难的双方,都是我们的同胞,我们的兄弟姐妹。





梅山钟楼



60年,弹指一挥间,双塔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,这些无言的战争遗存,见证了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也经历了翻天地覆的时代变革。60年后,国共两党再次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,双方终于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回首往事,愿时间能够抚平创伤,在今后的历史岔路口以最小的代价做出正确的选择,愿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

每年四月,都是追忆国共内战历史上那场规模最大、参加人员最多、战斗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的时候,太原道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《决战太原》系列,欢迎关注。

回复:决战太原1,阅读《决战太原之一:徐向前与阎锡山的恩与怨》

回复:决战太原2,阅读《决战太原之二:薄一波与梁化之的合与分》

回复:决战太原0,阅读《1948年美国记者镜头下被围困的孤城太原》



太原东山阎军防御工事谷歌卫星照片






敦化坊塔碉




西山筒碉




马庄要塞




享堂梅花碉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